“惯见沧桑,而今已是,沉浮数度从容。人生苦短,犹似梦几重。今年是我来到民大的第四十九年,四十九载春秋,承载了我和民大的共同记忆,我在相思湖畔度过了人生最有成就的时光,也见证了她欣欣向荣的岁月。”
桂地逢生,缘起民大
“我的前半生命运多舛,儿时大病过,童年曾溺水,少年得过血吸虫病,大学时因饥饿浮肿半年,后来在河北省邢台搞‘四清’时遇上了7.8级大地震险些丧命,在文革时还进过‘牛棚’……”
1942年,万辅彬出生于安徽省繁昌县旧县镇,儿时艰辛的生活条件,万让他吃了不少苦头,但他心中认准了一个信念:只有努力读书,生活才有出路。1959年,万辅彬考入安徽大学物理系。1963年,万辅彬作为学校“十大优秀毕业生”之一被分配到文化部,后转到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工作。参加工作后,万辅彬踌躇满志,踏实工作,虚心求教,从头开始学习电影技术。然而,当他的科教电影事业刚开始时,却遇上了“文化大革命”。
1973年6月,时任广西教育局副局长阮肇江一行人来到文化部“五七”干校招收高校教师。正在干校劳动改造的万辅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没想到几天后竟得到了被录用的消息,他喜出望外,仿佛枯木逢春。1973年6月30日,万辅彬和其他二十余人搭乘南下的火车,第二天下午抵达南宁。这天刚好是7月1日,是党的生日,也是万辅彬的“新生”。
“当时岗前培训的地点就在广西民族学院(现广西民族大学)5坡教工宿舍,让我与民大结下了不解之缘。”初夏的相思湖,一湾碧水,树木葱郁,鸟语花香,夜里蛙声一片……他还曾对此景口赋一首:“屋傍红豆树,窗含相思湖。举头望日出,极目南天舒”,这样宁静祥和的地方,久经磨难的他得到了极大的慰藉。
培训结束后,万辅彬几经周折,终于留在了广西民族大学(以下简称民大)工作。他重新点燃起对生活的希望。他从助教开始做起,课余时间就到校办工厂帮忙,还主动跑到横县(今横州市)陶圩拉铜矿,他在南宁铝厂炼出电解铜后,换成各种型号的漆包线供物理专业的学生实验所用……
“‘桂’地是我的贵地,我乳名唤‘桂生’,虽不生于此,但能够奉献于此,真的是缘分!我愿鞠躬尽瘁于相思湖畔,我的一生将永远和广西民族大学和相思湖畔在一起!”
三尺讲台,一树繁花
“刚来广西的时候,我的户口还在北京,但我觉得广西很好、广西民族学院很好,便将户口迁到了南宁,因为我已决心留在广西,像苏东坡那样‘不辞长作岭南人’”,万辅彬无悔当初的选择。
1978年是万辅彬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在这一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当那些专案材料在我面前付之一炬时,我感觉到身上的束缚全都解除了,我重新获得了自由。那团火焰,烧掉了过去的痛楚,也让我像凤凰一样在火中重生”,万辅彬卸下心灵的重负,感慨万千。
此后,万辅彬在相思湖的讲台上,一站就是四十多年。他先后给物理本科1972级、1974级和1979级以及物理1985级大专班担任过班主任。为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他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探索新的研究方法,1987年,国家挑选第一批高级访问学者出国学习,万辅彬成为广西民族学院(现广西民族大学)“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前往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进行学习访问。
1990年7月,万辅彬留学结束,他放弃了在澳洲发展的机会,毅然选择了回国。“因为这里有我的事业,有我的恩人,有我的妻子女儿,有我深爱的一草一木。”万辅彬回到民大后,又继续从事他喜爱的教学事业,先后任副教授、教授,担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等职务。
万辅彬与学生感情深厚,每当学生举办活动时,同学们都喜欢邀请他参加。他既当过学生运动会啦啦队队长、辩论赛的指导老师,还和同学们一起同台表演、一起畅快地郊游,甚至还给一些毕业的学生当过“月老”、做过十多次证婚人,很多学生都让孩子喊他“姥爷”……
1992年,万辅彬被评为“广西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并作为在高等教育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万辅彬被评为“广西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在他的学生中,如今有的成为了教授、博士生导师,有的当上了自治区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但更多的是成为了人民教师和各行各业默默奉献的建设者……看着他们都有自已的成就,万辅彬感到无比欣慰。
“如今,1977级学生有些已经退休了,而我依然站在讲台上。因为我深爱的这三尺讲台,这是我生命意义的承载。我不知道我对学生的一生能产生多大影响,但我一直在尽心竭力,只要学生在课堂上学来的知识能够让他们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充实,我就万分知足了”。
勤耕治学,心怀感恩
万辅彬在民大执教期间,始终怀着满腔热血和赤诚之心,兢兢业业,教书育人,乐于奉献。他注重教学和学术梯队的建设,在工作中言传身教,热情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授课及科研水平。作为课程主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他为民大教学学术梯队的培养和科学技术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校科学技术史学科在广西具有唯一性,也是我国华南地区唯一的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前身为1986年建立的广西民族学院(今广西民族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室”,经过三十余年建设,在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平台、社会服务等方面积累起了深厚的基础。2016年,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发布的《2016中国大学学科评价报告》中被评为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名列全国第8位;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学科进入C+档;2018年入选广西第三批民族院校特色学科,2019年入选国家民委重点学科。2020年入选广西一流学科校级培育立项建设学科。同年,民大成立“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独立建制的“科技史研究院”。
“2021年,科学技术史成功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实现了广西民族大学理科博士点‘零的突破’。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获得,是学校党委和校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的成果,也是学科团队长期积累、厚积薄发的结果。”万辅彬感慨道。
万辅彬长期从事物理学与科学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可谓是硕果累累。他先后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1项自治区政府委托重大项目,2项中加合作项目,多项省级项目。出版专著十余种,发表科技考古和科技史论文百余篇,填补了科技史、考古学、民族学多项空白。其中,铜鼓研究被权威专家认为是近年来科技考古工作的重大学术成果之一,达到国内、国际领先水平。万辅彬还曾获广西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面对众多荣誉,万辅彬始终保持感恩的态度:“在人生低谷的时候广西接纳了我、培养了我,民大给了我教书育人、展示才能的机会。我的科研与教学成果也是对广西、对学校的一种回报。”(实习编辑:秦浩铭 校对:韦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