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前身为1986年建立的广西民族学院科技史研究室,2013年,在科技史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科学技术史系。本学科点2003年获得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被列为本校重点建设学科之一,并成为学校首批申请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之一——民族学专业的主要支撑学科。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少数民族科技史专业委员会曾长期挂靠在本系(2000—2012),并由我校资深教授、知名科技史家万辅彬先生担任理事长。广西科学技术史研究会挂靠我系,由吴致远教授任理事长。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本系现已形成一支人员结构合理、实力雄厚、团结攻坚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团队,本系下设的机构和平台有:文化遗产与科技文明重点研究基地(校级)、广西振兴传统工艺研究中心(省级)、广西传统工艺工作站(省级)、科技考古实验室、传统工艺实验室。2019年,本学科被自治区认定为民族院校特色学科。2021年,我院科学技术史成功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实现我校理科博士点“零的突破”。
广西民族大学科学技术史学科与学术界具有良好的合作与交流关系。2007年,国家文物局文物研究所与该学科点签订了共建科技史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合作协议。同年,中国科技大学985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在本学科点设立“南方工作站”。2013年与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8月, 学科点成功主办了具有国际影响的“第11届中国科学技术史国际学术会议”,与会学者有国内、港台、欧美地区的知名学者、院士等。2011—2014年分别主办“中国第二届技术史论坛”,“中国第九届少数民族科技史会议”、“中国第十届少数民族科技史会议”、“全国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年会”等重要学术会议,2016年承办“第六届全国科技史教学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科技编史学论坛”,2019年,承办第十四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暨第七届传统工艺论坛,2021年,承办第三届全国科技史学科点联席会议。
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和拼搏,广西民大科技史团队赢得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被誉为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重镇”。近年来,本学科点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科技与文明》丛书(22卷)、《大器铜鼓》、《史家心语》、《中国科技史研究方法》、《后现代技术观研究》、《老挝克木鼓与相邻地区同类型铜鼓研究》、《广西宋代陶瓷科学研究》等多部重要著作,获得广西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和著作奖十余次。此外,在2018年的第4轮全国科学技术史学科评选中排名第九,被评为C+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