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1日下午,广西民族大学70周年校庆系列学术讲座暨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第十七期格致讲堂在腾讯会议网络平台如期举行,此次邀请了华南理工大学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罗栋副教授,开展了主题为“科学客观性与时空对称性”的主题讲座。讲座由邓环副教授主持,我院40余名师生在线上听取了讲座。
在讲座中,罗栋副教授首先介绍了科学客观性的概念,从“是否存在科学客观性和科学客观性如何获得?”的问题展开报告内容,并指出:即使承认研究范式、文化、历史或性别等因素会影响人们对知识的评判,也并不意味着这些变量因素会改变认知的全部方面;如果变量因素影响下存在不变的话,客观性有可能可以通过不变性来界定。
随后,罗栋老师以“科学客观性概念的复杂蕴含”为题,介绍了学界对科学客观性的研究现状,又以梅吉尔、加里森——达斯顿等对客观性概念的分类学研究为基础,介绍了客观性的种类与特点,并基于“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科学客观性标准;同一时期,不同客观性标准在科学实践中是同时存在的”的科学史研究,提出科学客观性的最小条件或必要条件研究进路。接着,罗栋老师就波普尔的客观的科学知识、戴维森的“三角测量论证”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讲述,指出“超越于特定的主体的知识、第三人化的判断”是实现科学客观性的必要条件或最小条件的观点。最后,罗栋老师结合外尔统一场论中的时空对称性的研究,总结了科学客观性的必要条件或最小条件、时空对称性与科学客观性在研究中的作用等结论。
讲座尾声,罗栋老师在线上与师生进行了交流互动,讨论热烈,学术氛围浓厚,与会师生表示受益匪浅。此次讲座加深了大家对科学客观性与时空对称性的认识,对科学技术史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讲座嘉宾简介:
罗栋(1986- ),湖北仙桃人,哲学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博士后,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科学哲学、物理学哲学与物理学史、化学哲学。2012年毕业于广西民族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获理学硕士;201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