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7日,“岭南地区的文明化进程——以石器研究为视角”学术讲座在国教楼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讲座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付永旭副研究员担任主讲人,研究院汪常明教授主持。

付永旭副研究员是我国考古学界的优秀学者,长期扎根田野一线,尤其在岭南地区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讲座伊始,他结合个人在广西多年的工作经历,阐述了岭南地区在文明化研究中的独特地位。付永旭指出,岭南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高温多雨、酸性土壤广泛分布——导致有机质遗存保存较差,遗址数量有限且破坏严重,这为全面揭示该地区文明化进程带来了巨大挑战。对此,他提出以石器为研究视角,通过分析石器技术的演变,梳理社会复杂化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探索岭南文明化路径提供资料支撑。

付永旭聚焦漓江流域、柳江流域等区域的考古发现,介绍了石器技术的演进,解读各流域石器的类型、形态特征及制作工艺。与此同时,他指出,直角器、钻孔工具等具有外来文化特征的石器类型的出现,暗示了岭南与周边地区乃至更远区域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他特别提及南沙湾贝丘遗址、红水河流域等重要遗址的发掘成果,指出这些遗址不仅丰富了岭南史前文化的内涵,也展现了该地区在古代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复杂性与多元性。

在提问答疑环节,现场师生踊跃发言,付永旭老师对相关问题一一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