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代码:071200)
一、培养目标
本硕士点为一级学科学位授予点,授予理学硕士学位。本专业培养的硕士研究生须达到如下要求: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修养;2.掌握坚实、系统的科学技术史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了解本专业发展现状与前沿动向,具备良好的科学思维与科研能力素养;3.在本专业学习与研究中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理解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4.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科研与教学工作;5.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除从事专业科技史研究之外,可以在政府管理和决策部门、新闻、出版、文化、教育、科学普及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
二、研究方向
现设以下四个研究方向:
1.技术史与传统工艺
2.科技考古与遗产保护
3.科技文献
4.科学技术与社会
三、学制和时间安排
硕士研究生实行学分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学习期限为3-5年)。优秀者经批准可提前毕业,但提前毕业时间不能超过一年。
四、培养方式
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新生入学后进行师生双向选择,确定导师。由导师负责制订个人培养计划,选择研究方向,确定学位论文选题等。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取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调查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方法。
所有学位课程和其他课程均采用讲授、自学、课堂讨论、由学生作专题报告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要求研究生在学期间系统阅读国内、外有关学科文献,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按照学校培养计划和要求完成学业。
五、课程设置(详见附表)
研究生必须获得至少34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共计22学分,限定选修课程共计6学分,任意选修课至少4学分,教学实践与田野调查2学分),学位课程考核成绩平均绩点≥3.0,方可获准毕业及申请硕士学位。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士研究生,要求入学后至少补修2门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并考核合格,所补修的课程成绩不计入总学分。
六、教学实践和社会调查
每位研究生需承担一门由本院教师讲授的本、专科课程的助教工作,负责协助任课教师维持课堂秩序、组织讨论、答疑、批改作业等。课程结束后由任课教师考核评定,合格者记1学分。
研究生根据科学研究以及论文工作的需要,可外出进行社会调查、科研实践与论文调研。调研前要拟出提纲,事后必须认真撰写调查报告,并作为论文开题报告准备工作的一部分,交指导教师审阅。合格者记1学分。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要环节。
1.论文要求选题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现实意义与创新性,应尽量选择应用性强的课题作为学位论文选题,力争能够解决一些较为重要的实际问题。
2.论文选题并提交论文撰写计划之后,在第四学期中期向导师组作开题报告。作开题报告时,应有本专业3~5位教师(其中至少应有2位研究生指导教师)参加,并由他们对论文选题的意义和撰写计划的可行性做出认真评价。经研究同意后方可着手搜集资料、进行研究和撰写工作。
3.硕士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应选择适当时机就论文进展情况向导师组作一次中期报告。参加中期报告的人员宜与开题报告人员相同。
4.硕士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如有舞弊情况,一经发现立即取消答辩资格,或撤销所授学位。学位论文在写作上应概念清楚,论据可靠,论证合乎逻辑,分析严谨,文字通畅,字数一般在3万字左右,不超过5万字,附有中英文摘要。
5.三年级下学期初论文定稿,凡未经导师最终审阅通过的论文,一律不得提交答辩。论文必须在答辩前一个月完成打印工作,并提交答辩委员会,由答辩委员会组织评审与答辩。
6.本专业研究生学习期间,在学术期刊、论文集中至少公开发表论文1篇,或在公开出版的著作中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章节内容。
7.硕士生论文答辩应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办法》及《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进行评审与答辩。答辩合格者经广西民族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通过后,授予硕士学位。
八、其他培养项目要求
研究生学习期间要完成学术报告卡中的相关要求(三年内听学术讲座不少于24次,完成不少于5篇、每篇不少于1000字的讲座心得体会)。
除了课程要求外,本专业学生必须参加科技史及相关学科的学术沙龙、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等学术活动。
九、必读书目
1. [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97年。
2. [美]R.K.默顿:《科学社会学》,鲁旭东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
3. [美]安德鲁·皮克林:《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柯文、伊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4. [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暄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5. [美]约瑟夫·劳斯:《知识与权力——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盛晓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6. [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林俊宏译,中信出版社,2014年。
7. [德]薛凤:《工开万物:17世纪中国的知识与技术》,吴秀杰、白岚玲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
8. [加]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韩连庆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9. 陈久金、万辅彬:《中国科技史研究方法》,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
10. 陈铁梅:《科技考古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11.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第五编·技术的追问》,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
12. 韩琦:《中国科学技术的西传及其影响》,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13. 江晓原:《科学史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14. 蒋劲松、吴彤、王巍:《科学实践哲学的新视野》,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
15. 李家治:《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科学出版社,1998年。
16. 刘兵:《克丽奥眼中的科学——科学编史学初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17. 刘大椿:《从中心到边缘:科学、哲学、人文之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8. 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19. 蒙本曼:《知识地方性与地方性知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
20. 孙平、伊雪峰:《科技写作与文献检索》,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
21. 万辅彬、黄祖宾:《史家心语》,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
22. 王惠贞:《文物保护学》,文物出版社,2009年。
23. 吴国盛:《技术哲学讲演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24. 吴国盛:《技术哲学经典读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25. 席泽宗:《科学史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26. 肖峰:《高技术时代的人文忧患》,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27. 徐志锐:《周易大传新注》,齐鲁书社,1986年。
28. 袁江洋:《科学史向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29. 张之恒:《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30. 《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三家联合1988年影印出版。
31. 卢嘉锡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北京:科学出版社。
32. 姜振寰等译:牛津版《技术史》(八卷本),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33. 万辅彬、韦丹芳等:《人类学视野下的传统工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34. 丁海斌:《中国古代科技文献史》,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
35. 丁海斌、陈凡、刘维贵:《中国古典科技文献学》,科学出版社,2020年。
36. 学术期刊:《自然科学史研究》《中国科技史杂志》《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科学文化评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有关科学技术的历史、哲学、社会学、考古、人类学期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