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黄全胜教授团队于2004年就开始对岭南地区开展古代矿冶遗址田野调查及其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玉林地区古代高锰渣生铁冶炼技术研究》的资助,2019年以来,黄全胜教授团队多次分赴广东地区开展古矿冶田野考古调查工作。其间,以《两广盐铁志·铁志》中关于广东地区有生铁制钢的记载为线索,研究团队依循古文献资料线索,重点调查了罗定市铁炉村冶炼遗址和南海铁屎墩冶炼遗址,并对所得部分样品进行了金相、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SEM-EDS)实验室研究。发现了罗定地区至迟于清代初期的生铁液态炒炼熟铁工艺遗存的科学证据。
该研究团队的初步调查成果《岭南地区清代铁政管理与生铁炒钢技术探究》已在《中国科技史杂志》2020年第一期公开发布。罗定铁炉村冶炼遗址生铁液态炒炼工艺的发现,对冶金史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为探究古代炒钢技术在岭南地区的传播及其发展等提供了科学资料。前人工作表明,罗定地区至晚自明代就开始钢铁冶炼活动。近期,该研究团队还继续在广东地区的其他冶炼遗址开展田野调查,为厘清岭南地区古代炒钢工艺的技术内涵及其传播路线等寻找更多的科学材料。
|
|
图1 佛山南海大西村遗址 |
图2 罗定市船步镇铁炉村遗址 |
|
|
图3 罗定市船步镇铁炉村遗址炒铁积铁块 |
图4 罗定市船步镇铁炉村遗址炒铁积铁块LDT04样品金相显微组织,铁素体组织,条带状磷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