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上午08:30-12:30,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2022届毕业生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会在科技楼二楼科技史小会议室顺利进行。在经过开题报告、预答辩、论文查重、论文盲审等环节后,我院共计11位硕士研究生参加此次毕业论文答辩。
为做好2022届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工作,并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和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院(2022)32号文件《研究生院关于做好2022届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相关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要求,学院专门成立了答辩工作领导小组。本次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会邀请了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副所长黄槐武研究馆员担任答辩主席,广西民族博物馆文物保护实验室主任郑琳研究馆员以及本院教师吴致远教授、汪常明教授、黄全胜研究员、蒙本曼副研究员、邓环副教授等担任答辩委员,张金萍博士担任答辩秘书,袁浩铭、李德馨、文帝杰等同学分别担任记分员、计时员以及记录员等。
答辩会本着公平 、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按照答辩人陈述论文内容、答辩委员会委员提问、答辩人回答、答辩委员会评议打分等程序进行。每位硕士生答辩的时间为20分钟,其中论文汇报时间为10分钟,回答问题时间为10分钟。各人的论文题目依次是:何广西,《中国古琴丝弦制作工艺研究》;闭晓静,《广西百色马骨胡文化调查研究》;李震,《湖南江永铜山岭战国汉代炼铅遗址调查研究》;刘瑞,《江苏徐州利国古代冶铁遗址调查研究》;鲁楷云,《贺州兴德村与新村传统制陶工艺调查研究》;苏小竟,《汉代中原地区石转磨发展研究》;谭宇羚,《广西罗城仫佬族煤砂罐制作工艺调查与研究》;王小璇,《侗家耕织图》调查与研究》;王亚萍,《毛南族石刻技艺与文化研究》;吴钦,《中国古代“铅黄”一词源流考》;战丽芳,《中国木棺简史》。
答辩过程中,每位参加答辩的同学以PPT的形式就选题缘由、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点和意义以及研究中的不足等环节对论文进行了系统论述。答辩委员认真倾听每位同学的陈述,仔细阅读每位同学的论文进行提问,并对论文的写作规范、研究前沿、文献综述、研究框架以及研究结论等方面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给予了关键性的指导。
经过答辩委员的评议和无记名投票表决,参加此次答辩的11位研究生同学全部顺利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答辩结束后,答辩主席宣布了答辩成绩。其中,刘瑞同学的硕士学位论文《江苏徐州利国古代冶铁遗址调查研究》被评为了优秀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们对顺利通过此次答辩的同学表示了祝贺。会后,答辩委员及答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与11位同学进行了合影留念。
学位论文答辩是对每位毕业生学术研究能力的综合性检验,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获得进一步完善自身学术研究能力的机会,同时也为学院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