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0日,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迎来了一场充满深情与荣光的盛典——2025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庄严肃穆与温馨感人的氛围中,全体师生、毕业生家长与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承载着梦想与希冀的时刻。

图 1 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现场
伴随着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典礼正式拉开帷幕。这一刻既是对过往学业旅程的回望,也是新征途扬帆起航的起点。院长汪常明致辞,他满怀欣喜地向圆满完成学业的毕业生们致以热烈祝贺,并动情地说道:“无论你们身在何方,研究院永远是你们的精神家园”。他鼓励同学们始终保持求知的热忱,在时代的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在科学技术史的长河中写下独特而闪耀的一笔。

图 2 院长汪常明致辞
随后,教师代表李大伟教授以班主任的身份娓娓道来。他从那些与学生们共度的日常琐事谈起,笑中带泪,情真意切。他勉励大家在走出校园之后,依然要做一个“有温度的、有趣的人”,要学会珍惜当下、常怀感恩,更要在奔赴人生的山海时不忘照顾好自己的心灵。他以一句“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寄望同学们即使走出“小红楼”,也能在各自的天地里闪耀光芒。

图 3 教师代表李大伟教授发言
毕业生代表陈健雄同学深情发言。他代表全体毕业生向研究院、敬爱的老师们以及一路相伴的同窗们表达最真挚的谢意。从课堂上的耳提面命到图书馆里的伏案沉思,从研讨室的争论到田野调查的脚步,那些年在“小红楼”里的点滴,已成为生命中难以磨灭的印记。他表示,将继续肩负起科学技术史学人的使命,做新时代科技文明的观察者、记录者与传播者。

图 4 优秀毕业生代表陈健雄发言
典礼上,万辅彬教授也为即将远行的学子送上温暖寄语。他坦言,人生从来不易,但正因如此,每一次拼搏后才更觉繁花似锦。他特别提醒同学们,要在智商、情商、财商、胆商、德商之外修炼好“逆商”——在面对逆境时的韧性与勇气。他还勉励大家,践行“人生六爱”:爱祖国、爱生活与事业、爱朋友、爱家庭、爱自然、爱自己,愿这六种爱成为照亮人生的灯塔。

图 5 万辅彬教授寄语
在庄重而神圣的学位授予仪式上,汪常明院长为每一位毕业生拨穗正冠、亲手颁发毕业证书。这一刻凝结了三年的光阴,也定格为人生中不可磨灭的荣耀。

图 6 院长汪常明与毕业生合影
典礼最后,全体院领导为毕业生送上纪念礼物,毕业生与导师合影留念,全体师生合唱校歌《理想放飞相思湖》,歌声回荡,情意绵长。合影留念时,阳光洒落在每一张笑脸上,时光仿佛为他们的青春画下温柔的注脚。

图 7 全体院领导为毕业生赠送纪念品
这不仅是一场仪式的结束,更是一段旅程的开启。愿所有2025届的毕业生,在未来的岁月中,带着科学技术史的深邃视野与人文情怀,走得坚定,行得从容,眼里有光,脚下有路。

图 8 毕业生欣喜交流

图 9 全体教师与毕业生合影留念

图 10 全体教师、学生与毕业生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