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南方和东南亚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研究中心”2024年11月16日在我院揭牌成立,是广西民族大学2024年新增的5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标志着我院在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迈出重要一步。本中心依托我院科技考古实验室、文物修复与保护中心等优势平台资源,打造专攻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科技考古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文化遗产交流等领域的科研创新团队。
为深入推进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协同创新,3月13日上午,我院与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联合举行“中国南方和东南亚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科研基地”揭牌仪式,并举行座谈会。双方以科研基地为纽带,围绕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文化传播、研究生就业等议题达成多项合作共识,共同助力中国南方及东南亚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揭牌

合影
揭牌仪式上,我院院长汪常明与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所长林强共同为科研基地揭牌。该基地主要聚焦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文化遗产的科技考古、文物保护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致力于构建辐射东盟的跨学科研究网络。汪常明表示,基地的成立标志着双方合作迈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新阶段,未来将联合开展广西陶瓷文化、出土文物、史前遗址等特色领域的科技考古研究,为“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座谈会上,双方回顾了长期合作成果,强调在联合考古发掘、文物保护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效。未来将以科研基地为核心,深化实验室共建、博士后联合培养等机制,推动考古学、文物保护、科技考古,以及人工智能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探索文化遗产保护创新路径。

座谈会
此次科研基地揭牌与座谈会的举行,为双方深化协同创新擘画了清晰路径。未来,我院与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将以科技为引领,以人才为支撑,以文化为纽带,共同守护中华文明瑰宝,为区域文化遗产保护与东盟文化交流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