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乃衣食之源、人类文明之根。世界文明源于农耕文明,农耕文明是一切文明的基础。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和作物育种水平的提高,传统农耕机的耕作效果已经无法满足当前良种高产所需的耕作环境,而且经过多年连续耕种,土壤质量也在不断下降。现在传统农机耕作技术已经逐渐成为限制作物高产潜力发挥的“短板”,甚至因浅薄耕作和土壤污染等问题成为农业增长的“卡脖子”因素。因此,探索新的耕作技术是人类农耕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推动农业科学突破的重要途径。
团队志在推广粉垄农耕技术,实现农作物长期持续增产稳产以及我国耕地质量的长期健康可持续。粉垄技术是一种物理性改良土壤耕作条件的农耕新技术,可广泛推广应用于各种作物。该技术将传统的拖拉机犁耙和横轴旋耕耕具,改为立式螺旋型钻头、空心型钻头以“钻耕”替代“犁耕”;钻头垂直入土,刀片横向切割粉碎土壤,较传统加深1倍,一次性完成传统耕作需要的进行的犁耙打等整地程序,避免重轮碾压,使全耕层土壤疏松细碎悬浮,创造了历史上农耕最好的土壤生态环境——海绵农田,促进作物根系发达、植株健壮、产量提高。团队还进行了一系列耕种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旋耕等耕作方法,粉垄耕作后,颗粒状土壤疏松透气,储水增温,有效增加速效养分、微生物量和作物光合效率。
2019年团队研发全新悬挂式粉垄农机,2020年初试制成功,2022年申请多项专利,并于2023年成立广西垄上行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推广粉垄技术。项目负责人王锋及其团队成员发明粉垄相关专利8余项,论文12余篇,注重建立坚实的技术壁垒,拥有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团队在广西北流市塘岸镇推广粉垄水稻10000亩,在湖南隆回县羊古坳镇推广粉垄水稻500亩,在广西南宁市宾阳县推广粉垄甘蔗3000亩,推广后的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土壤肥力大大提升,作物亩产和收入实现大幅增长。粉垄技术获得当地农户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各地政府的重视与大力支持。袁隆平院士曾对广西宾阳县应用粉垄技术的增产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题词“粉垄农耕,生态宾阳”。
目前,粉垄技术已在广西多地的甘蔗和水稻种植中,进行了规模化推广并已取得了很好的应用示范效果,团队现在正着手建立粉垄农机工厂,实现技术落地,加快粉垄技术推广速度,解决耕地问题。团队将继续秉承初心,科技助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绵薄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