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9日,万辅彬先生学术思想暨从教60周年研讨会在广西民族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举行。这场盛会吸引了国内外科学技术史界的众多名家汇聚绿城,共同探讨万辅彬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教育成就,并庆祝万辅彬先生八十华诞。
参与此次盛会的领导、学者和嘉宾有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崔晓麟教授、英国剑桥李约瑟所所长梅建军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会长孙小淳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原所长张柏春教授、南宁市第三中学高级教师许敏、广西农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韦本辉、安徽商会会长李传德、中铁五局广西分公司负责人张明,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山西大学、广西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中国铜鼓研究会、广西科技出版社、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社会科学院等30多家高校、科研机构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做主题发言。会议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包括开幕式、主旨发言、自由发言、赠书仪式、颁发证书等环节,分别由杨学明教授、郭世荣教授、李晓岑教授、吴致远教授、汪常明教授等学者主持。
会场照片
在开幕式环节,崔晓麟副校长首先致辞,不仅对前来参会的学者嘉宾表示热烈欢迎,还介绍了万辅彬先生对广西民族大学学科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认为万辅彬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科技史家和铜鼓研究专家,是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科技考古、传统工艺研究等学术领域的先行者。现任广西民族大学二级教授,是广西首届高校教学名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执教60年,万辅彬先生笔耕不辍,成果丰硕,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培养数以千计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十七种,组织十余次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为科学技术史学科发展和铜鼓研究的创新做出了突出贡献。广西民族大学科学技术史学科由万辅彬先生创建,从萌芽、成长到壮大,历经三十五载,一直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科技史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与万辅彬先生长期辛勤耕耘,身体力行地将学术科研做在祖国大地上有密切的关系。他持续专研、笔耕不辍的科研精神,是鼓励我们勇于开拓极其进取的动力,发扬他为科技史学科建设事业竭尽余力的奉献精神,对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科技实验的工作,推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思想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西民族大学将以此会议为契机,在继续推进十四五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科技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积极谋求与国内一流科技学科团队交流与合作,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发展能力,努力将广西民族大学建设成边疆民族地区的科技史研究重地。同时希望科技史界的专家学者们对广西民大科技史学科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民大的发展。
副校长崔晓麟致词
紧接着,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吴致远院长代表研究院为大会致欢迎词,详细介绍了万辅彬先生生平经历,以及在学术研究以及学科建设等方面的重要贡献,并从治学、修身、做事、树人等方面对万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吴院长认为,万辅彬先生不仅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还是一位洞悉心灵的教育家;不仅是一位著作等身的科技史家,还是一位身体力行、资国益民的社会活动家;不仅是一位乐于助人的朋友,还是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的慈善家;不仅是一位诲人不倦的师长,还是一位为人谦和、宽厚待人的家长。上世纪80年代,万先生就在广西民族大学从事物理学史教学和研究,后来转向广西铜鼓研究。1986年,他联合其它学科的老师成立了“广西民族学院科技史研究室”,开启了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学科建制化的历程。1988年组织召开了“全国第一次实验室考古学术讨论会”,成为我国科技考古界名副其实的开拓者。此后数年,他与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国内科技史学科发展,与国内科技史界保持着密切的学术交流,积极承担多种学术会议,参与多个科技史学术组织建设。与此同时,通过跨学科整合,组建了广西民大最初的科技史学科队伍,在民族学学科培养了民族科技史方向的硕士生,2003年成功获批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之后的20年里,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学科也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经历。在人才缺乏、经费不足、院系重组、国家学位授予工作停摆等因素影响下,民大科技史学科几经挫折,蹒跚前行。万先生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灰心、不抱怨、不松懈、不放弃,坚信“天道酬勤”,坚持用积淀和成果铺垫前行的道路。2019年,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学科成为广西第三批民族院校特色学科,国家民委重点学科;2020年,独立成为校二级机构“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2021年,获批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博士点,民大科技史学科开始步入发展的快车道!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万先生三十多年来持之以恒的坚守,离不开万先生攻坚克难的勇气,离不开他辛勤汗水的浇灌,更离不开他“会当水击三千里”的乐观自信!
院长吴致远致欢迎词
此次盛会总共收到来自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等十多个大学及单位机构和个人发来的贺信。因时间原因,大会不能逐一宣读,主持人杨学明教授特别宣读了来自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著名高校及科研机构发来的贺信。
宣读贺信后,大会安排了各级代表为万辅彬先生献花、送祝福的环节。在此环节中,来自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安徽商会以及万辅彬先生的学生代表分别为其献花并合影留念。其中,广西南宁网事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的文红芬女士将其在孔夫子旧书网购买的万先生多年前的手稿赠予万先生。此外,大会还特别邀请了万先生的家人出席会议,其中万先生的女儿万一涓代表其家人为万先生献上亲情的花束,不仅表达了其对万先生八十华诞深切的祝福,还表达了其与万先生深厚的父女情。
主持人杨学明教授与万辅彬先生合影
万辅彬之女万一涓为父亲献花、送祝福
万辅彬致辞
万辅彬先生对与会人员的到来表示感谢,他表示,人的一辈子很短,只能做几件像样的事,他的一生中有五件事:一是铜鼓研究,在恩师中国科技大学李志超先生的启发和帮助下,开始了古代铜鼓研究,坚持做矿料来源的研究,然后是铜鼓设计的特性研究、铜鼓铸造技术研究、铜鼓文化保护研究和中国—东南亚铜鼓文化圈研究过程中得到学界很多专家的支持;二是从事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与传统工艺研究,在内蒙古师范大学李迪先生的感召下,从中国科技史学科物理学史专业委员会转入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队伍,近年来在多方面的支持下,致力于编撰列为国家重点书目的中国少数民族科技与文明丛书;三是完成了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学科的建制化,在广西民族大学历届党委和学校领导的支持,中国科技史学会和兄弟院校的指导以及在团队的不懈努力下,经过了30多年的共同奋斗,队伍逐渐壮大,方向凝练有特色,科研成果,项目成果较多,为社会服务作出了突出成绩;四是培养了一大批物理学专业人物,他们在各条战线上谱写了精彩的人生,其中也不乏佼佼者;五是参与广泛的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曾经赴百色老区扶贫支教,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为社会服务中得到自我教育。他指出能够做成上面这五件事,有以下几个原因:一要勤奋;二要不断创新;三要善于合作;四要在困难的境遇下能够坚持不退缩,并保持乐观心态。
在主旨发言环节,线上线下嘉宾针对万辅彬先生的学术成就各抒己见。
首先,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孙小淳研究员对万辅彬先生的学术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万先生的科技史研究不仅具有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等特点,是中国科技史发展的鲜明写照——从物理学到民族学、人类学展开科技史研究,为中国科技史研究带来了许多研究启示。由万先生主持的对国内外著名的科技史学者的访谈工作,很好地记录了科技史家的心路历程。通过万先生及其团队的努力,最终建成我国西南地区唯一的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具有十分重要的开创性意义。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原所长张柏春研究员在线上回顾了曾经在延边地区倾听万先生讲铜鼓研究的报告,帮助自己到融水县调查传统的农业机械等事情,认为万先生所做的研究丰富了学界对科学技术史学科和文化遗产的认识,对万先生的科技史研究事业深表钦佩。
西北大学科学史高等研究院院长曲安京教授认为万辅彬先生代表了与之同时代的科技史学者的代表人物,有“北李(内蒙古师范大学李迪)南万”的说法。因二人分别在我国的北方和南方开创了科学技术史学科点,成为了各自学校的楷模。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教授认为万辅彬先生对于广西民族大学科学技术史学科博士授权点的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打造成了科学技术史发表论文的“圣地”,民大学报生动记录了科学技术史的各种成果。此外,吴国盛教授还开玩笑说,没到过广西民族大学的不算是中国科技史学会的合格会员。可见,吴教授对万辅彬先生及其团队所作的工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上海交通大学关增建教授从做人和学术洞察力方面展开,一是认为万辅彬先生奉李志超先生为恩师,时刻不忘恩师的指点与帮助,是自己钦佩的“大师兄”;二是认为万辅彬先生有着很强的学术洞察力,能够快速抓住学术研究的关键点,值得钦佩。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退休教师刘兵教授亲至会议现场,以自身与中山大学教授鞠实儿合编的新著《地方性知识研究》作为贺礼,赠予万先生,并称自己与先生是相识多年的“老友”,认为万先生的学术思想领先国际,引领了人类学到文化遗产的研究方向,尤其是从科技史內史转向科技人类学、文化学等外史领域的研究,与多年来学界关注的地方性知识研究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也是刘兵先生将新著《地方性知识研究》作为贺礼赠予万先生的初衷。同时,刘兵先生表示,自己曾与万先生有深切的交往,他曾经受到《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邀请,在该学报上做了关于“科技人类学”的访谈,该访谈曾将其称为“人类学家”。此外,《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也曾邀请其作为重要的访谈嘉宾,深入讨论了其多元的学术研究立场的体会。
刘兵教授发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李晓岑教授回顾了自己在万先生的指导下,开始从事学术研究的经历。他认为,万先生不仅一直走在学术研究的前沿,还是能够专注于某一个领域就能深耕一辈子的人,诸如万先生所从事的铜鼓研究、传统工艺的研究等等。
李晓岑教授发言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潜伟教授分别从学校、学术、学科等三个层面综述了万先生的贡献。首先,北京科技大学与广西民族大学两校紧密相连是由万先生发起的。其次,在学术上,万先生筹办的实验室考古学术会议对科技考古在中国的发展具有开创性和见证性,对少数民族科技史、传统工艺、文化与遗产,科技与社会等方向有着巨大的贡献。再次,在学科建设上,广西民族大学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建成离不开万先生的坚持和努力,认为万先生将中国南方传统工艺调查与研究拓展到文化遗产研究是非常值得称赞的。
内蒙古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原院长郭世荣教授在现场发表感言。他认为万先生是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事业的开创者之一,是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学术交流的组织者,更是以《中国少数民族科技与文明》丛书的编写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学科建设推向高水平;几十年如一日在西南地区建设科学技术史学科点、培养人才,对科技史研究在我国西南的开创之功堪比汉代名将马援。
郭世荣教授发言
作为万辅彬先生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韦丹芳教授从自身经历与体会对万先生教书育人的理念与实践进行总结,认为自己从万辅彬先生的教导中获益匪浅。此外,韦丹芳代表从研究院毕业出去的全体学生为万辅彬先生的八十华诞送上祝福。
学生代表韦丹芳发言与献花
北京大学周程教授回顾了与万辅彬先生的交往与合作,称赞万辅彬先生是想做事又能做成事的典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石云里教授以一副对联开场,回顾了万辅彬先生与中科大的交往,认为万先生对中科大的科技考古有开创之功,是一位不是编内胜过编内的中科大校友,更是一代“铜鼓王”。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史暨古文献研究所所长冯立昇教授是1987年认识万辅彬先生的,从万先生那里受益良多。他称赞万先生是少数民族科技史、科技考古事业的先行者、开创者。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原馆长、著名考古学家和铜鼓研究专家蒋廷瑜先生指出万先生通过自然科学手段拓展了铜鼓研究领域,在铜鼓研究理论和方法上作出了重要创新。
蒋廷瑜先生发言
云南农业大学诸锡斌教授是万老师的老朋友,他认为万辅彬先生身上具有创业精神、团队精神、科研精神、人文精神,这才有了《中国少数民族科技与文明》丛书的诞生、博士点的成立、若干开创性会议的召开,也正是万老师乐于助人、相互支持、团结协作,才使民大科技史研究后继有人。
东华大学杨小明教授从人格魅力、团队建设、奖掖后学三方面回顾了与万先生的交往,称赞其高尚的品格,以及在科技史发展中取得成就。
除了上述代表性高校、科研院所的学者对万先生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外,万先生的弟子、同事以及其他中央和地方的出版机构、博物馆等代表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回顾了自己与万辅彬先生之间的联系与交往,多数人认为万先生德才兼备、文武双全,是学界与教育界的典范。
在自由发言环节,全场的与会嘉宾围绕万先生在教书育人、学术研究以及与其交往的点滴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此外,万辅彬先生表示,愿意将自身所藏的5000册图书全部赠予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院长吴致远为此举行了赠书仪式。
赠书仪式环节
为感谢万先生多年来对研究院的付出和努力,在会议结束之际,研究院正式授予万先生荣誉博士证书以及聘请万先生为研究院的荣誉博士生导师、名誉院长。最后,大会在一片掌声中圆满结束。
院长吴致远教授为万辅彬先生颁发荣誉博士证书
院长吴致远教授代表研究院授予万辅彬先生荣誉博士生导师聘书
所有线下与会嘉宾的合影
通过此次会议,我们看到,万辅彬先生是集教育家、科技史家、软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于一身的学者,是一位能够协同各方、坚持不懈、奋斗不止的领袖型人物,是一位具有“爱国、创新、求实、协同、奉献、育人”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典范。